2023年以来,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纪委监委按照人口规模大、“三资”规模大、经济体量大、项目投资多“三大一多”原则,选取了新九镇安宁村等12个村(社区)开展分类定标提级监督试点工作,聚焦惠农惠民资金、民生项目资金发放等长期任务和工程项目建设、群众反映事项等阶段性任务开展监督检查,深挖背后“风腐”问题,重点监督、严肃查处村集体资产资源租赁(承包)合同是否存在超长期、超低价、暗箱操作等违规违纪违法问题,扎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网。
“只有找准漏洞,才能打好补丁。”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主任胡玲介绍,通过研究制定村(社区)分类定标监督清单,明确6大重点监督方面、17项监督内容和79项监督要点,厘清监督关键环节,让监督“按图索骥”,实现监督清单化、具体化、可视化,推动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制度化、规范化。
为用好监督清单,该县纪委监委一方面会同县委组织部、县财政局、县农业农村局、县司法局等职能部门成立提级监督工作组,通过不定期开展清单式、下沉式监督深入基层,摸清集体“家底”,一方面强化贯通协同联动,推动“纪巡审”监督同向发力,开展村集体资产资源租赁(承包)合同专项清理。同时,用好用活乡(镇)纪委委员、党风政风监督员、村纪检委员,紧紧围绕集体“三资”管理等内容开展“嵌入式”监督,排摸收集问题线索,打通基层监督“神经末梢”。
管好“三资”,同时“晒”好三资。该县纪委监委明确要求将村集体“三资”使用明细、资金状况等纳入公示内容,并通过“花城e+”网络平台和村务公开栏线下资源进行公开公示,让村集体“三资”晒在阳光下,也晒在群众心坎里。
监督沉下去,问题浮上来。截至目前,已对88个村(社区)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、资金使用、项目建设、集体资产资源租赁(承包)等开展排查清理、监督检查3次,精准查找问题152个,推动整改落实问题17个,发现问题线索13件。